科普

当前位置 /首页/创业周边/科普/列表

盆树动感与力感探源

一、关于动感的探索

盆树动感与力感探源

动感产生于对运动之物的观察。物体运动必有其特征,运动特征会给观察者留下深刻印象,从而获得物体运动的认知经验,这便是动感产生的基础。当观者再次看到相同或相类的特征时,就会体味到“动感”。例如:图画、雕塑中的奔马原本是静止的,却能给人以飞奔之感,这是基于人们熟悉奔马运动特征的缘故,盆景中的“风吹树”所产生的动感与上述同理。

动感的唤起有直接与间接之分。“风吹树”属于直接唤起动感,即盆中的“风吹树”与自然界的风吹树相是一致的。然而,盆树的动感大多是间接唤起的,是通过类比或联想而间接唤起动感。如树干的扭旋状态与龙蛇的扭旋状态相似,因此唤起动感。

以下就盆树产生动感的几种情形分析于下。

       1、弯曲曲线的特征之一是富有动感,其动感产生的基础来自多方面:龙舞蛇行,水流波荡、罗带当风、水袖轻扬等诸多动态中都可抽象出曲线。因此,干枝的弯曲是盆树产生动感的最常见形式。

干枝的弯曲有“硬角”与“软角”之分,二者给人的动感有所不同,前者属“折”,其动感是急速的,后者属“弯”,其动感是缓和的。

干枝的弯曲又有“平面弯”与“螺旋弯”之分,前者的弯曲是二维的,后者的弯曲是三维的(即从各个方向看都富有动感),因此扭旋状态的动感更加强烈。这种列强的动感源于龙蛇缠绕翻舞给人们的深刻印象。

       2、倾斜重心偏离支撑面的静物势必倒倾,这是自然现象留给人们的认知经验。因此,当我们看到斜干树时,首先就会产生不稳定的“倾向感”。另一方面,树干的斜倾状态与动物或人的运动瞬间(如人起跑、虎扑食、马跃障等)出现重心离开支撑面的一瞬相类似,因而通过类比联想而产生了“趋动感”。

       3、下行垂枝、跌枝的主脉及悬崖式的树干都呈向下延伸之势,它们给予人们的联想是丰富的,或如苍龙探涧、或如峻崖泻瀑、或如高山坠石、或如大雪压枝,共同之处是都因下行而倍增动感。

       4、象形盆树某些部位的造型是直接取象于某一动态形象,因而具有动感。如飘枝的主脉取象于风中的飘带,回旋枝取象于涧流激水,回头枝取象于动物回头,风吹枝取象于风中枝态,又如榕树之根常借以表现动态之象,或为凤羽舞动、或为瀑水流动、或为龙蛇趋动。

       5、外延盆树中的探枝、飘枝分外突显的原因是它长于其它枝,因而给人以“外延”之感。这种现象类似于动物探爪、龙蛇探道。陆学明先生曾将他独创的大飘枝唤作“友谊枝”,意谓如主人伸手迎接宾客之手,所以超长之枝有“探”、“伸”的动感。同理,尖耸的树干或舍利顶则有“指向”、“冲突”的动感。

二、关于力感的探索

运动必须用力,因此力感常伴随动感而生,即通过动感而悟到力感,最典型的例子是树干的扭旋状态(螺旋弯),有强烈的动感。又如“硬角”之折急速突然,其力当强;“软角”之弯较柔而缓,其力相对较弱。盆树之力感既源于动态之象,也源于静态之象,根盘、隆基、矮壮树干、干身肌理及苍劲的枝态等都以静态显示力感。以下分析盆树力感产生的几种情形。

       1、根盘自然大树型的根盘,力求树头周围有较多较粗的根呈辐射状紧伏地面延伸入土,这样的根盘不仅使树具有苍老感,还能显示盆树的力感。这种力感产生于人们对根两种作用力的感悟:根对树干有着强劲的支撑力;根于地下则对树有强劲的拉力。根越粗越多这种力感就越强,树也就更具稳固感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支撑力和拉力都是借助根与泥土的磨擦力。因此只有根着土才能体现力感。若根下悬空将会产生虚浮感,使力感大为削弱,这是景树上盆必须特别关注的要点。

       2、粗干以矮壮直干型树为例,圆实、收尖迅速的树干最具稳定感和力感。稳定感产生于树干近于三角形的造型。而干形矮壮易使人推想其“非强力不可摧”,而产生具有强劲抗折的力感。这种力感的产生便是借助“逻辑思维”的结果。

从物理学的角度看,同样高度、同样体量的柱体以圆柱的抗折力最强,所以圆实的树干最具力感,而“枯干”、“扁干”则不佳。

       3、肌理榆、雀梅、九里香等老桩的干身常呈疙瘩状或条状凹凸的坑稔,这些肌理不仅能显示树的古扑苍老之美,也显示了树的力感。这是因为这些肌理的形态让人联想到发达的肌肉和强劲的肌键,而力的引发正是依赖于肌肉和肌键,力感便由此而生。

       4、隆基膨大的隆基具有上述三种力感的综合,即对枝干的支撑力、坚固的抗折力和类似肌肉的劲力。

       5、曲干(或枝)动物或人在做跑跳等动作之前,必先弯曲四肢,收紧肌肉以蓄力,这样才能增加运动的爆发力。与此相类的另一现象是弹性物(如竹、木等)被弯曲时会产生弹力,且在弹性范围内曲度大小与弹力大小成正比。这两种现象留给人们的认知经验是:弯曲产生力感。于是当我们观赏树干或枝条的弯曲状态时,会不自觉地与上述的蓄力状态进行联系,因而产生了力感。

干枝的弯曲虽能产生力感,但必须避免出现S形蛇行者,否则弯曲所产生的力感将大为削弱。这是因为有伸才有曲、有张才有驰、有静才有动,所以,当干枝出现S形时,不会因两个弯曲而使力感增强,相反其力感还会相互削弱(其动感也会因装饰感的增强而削弱)。为此,必须改变S形中的一个弯曲的形态,使两个弯的曲度、跨度或形态有所不同。

当干枝弯曲太圆或太折时,其力感也会减弱,因为物之弹性是有一定范围的,弯曲太过而超出弹性范围时,其弹力便会消失(物被折弯或折断),所以,弯折太过的枝干反而显得软弱无力。

       6、枝型鹿角枝自然流畅、鸡爪枝苍劲有力,所谓“苍劲”其实就是“力感”强,由于鸡爪枝(相对鹿角枝而言)夹角大、枝节短、枝冠开张而不上扬,这就使其富有张力和内聚力。

“动感”与“力感”虽属抽象概念,但其源可探,在树木盆景中也有具体的表征,本文是笔者的探索所得,旨在使盆景爱好者了解动感与力感的产生原理,以利创作。恐属浅涉,也以此文求教于诸方家。

TAG标签:动感 盆树 力感 探源 #