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

当前位置 /首页/创业周边/科普/列表

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?,小麦赤霉病发病条件

小麦赤霉病发病条件,小麦赤霉病的发病规律?

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

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麦桩、麦秆、玉米穗、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,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(穗腐初侵染的主要来源),子囊壳成熟后,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孢子,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。宝鸡地区一般在5月上旬可见零星病穗。5月中下旬为病害盛发期。小麦收获后,子囊壳、菌丝体在发病的麦秆和玉米秆的残体上越冬越夏。

黄淮地区一般发生在4月底到5月中旬。

越冬的菌源是发病的基础而影响菌源数量的主要气象因素之一就是冬季的温度冬季温度高于平均水平就为菌丝提供了较好的越冬环境

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,病菌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4-28℃,8℃,32℃。相对湿度80%-时发育,子囊壳和子囊抱子形成的适温度为20-25℃,分生抱子产生速度快的气温为25℃。一般来说,小麦抽穗后的温度条件都是满足病原菌发育生长的,流行的关键是阴雨天气,小麦赤霉病流行的品种因素也很重要。

花期下雨浸染,穗期危害严重。

小麦赤霉病的流行与冬季的温度有关系。

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寄住病残体上或种子上越夏、越冬,也可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而越冬。春天,在病残体上形成子囊壳,条件适宜时子囊壳释放子囊孢子,借气流、风雨传播,溅落在花器凋萎的花药上萌发,先营腐生生活,然后侵染小穗,几天后产生大量粉红色霉层,经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。

小麦赤霉病发生规律。病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壳在麦桩、麦秆、玉米穗、甘薯等作物残体上越冬越夏,春季气温适宜时产生子囊壳(穗腐初侵染的主要来源),子囊壳成熟后,不断向空中释放子囊孢子,随风雨传播到扬花的麦穗上引起发病。

TAG标签:发病 小麦 赤霉病 #